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2022年至今,寧夏版權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一系列相關文件要求,不斷強化版權保護意識,加大版權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專項行動,持續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為文化強區建設提供了版權力量。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版權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2022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工作要點》,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加快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將版權工作作為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重要內容。
自治區版權局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對全區版權工作和軟件正版化工作作出安排;多次召開版權工作和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聯席會議,研究部署版權保護和軟件正版化工作。同時根據工作任務特點,及時調整自治區推進使用軟件正版化聯席會議成員及成員單位職責,明確了工作任務,落實職責分工。聯合市場監管廳、檢察院、公安廳、司法廳、文化和旅游廳印發《加強知識產權行政政法和刑事司法銜接的意見》,聯合公安廳、文化和旅游廳、“掃黃打非”辦公室制定《關于加強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牽頭制定《西北五?。▍^)版權執法協作機制》等制度文件,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多維度執法,促進版權事業發展
不斷完善版權保護制度機制建設,以查辦案件為抓手,以日常監管為手段,以專項行動為契機,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
按照“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新”的要求,重拳出擊,區市縣聯動,收繳侵權盜版書籍3.5萬余冊,查處了被國家版權局掛牌督辦的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5·16”侵犯著作權案等17起案件,開展了冬奧版權保護集中行動和青少年版權保護季行動,對112個廣播電視臺、IPTV、視聽網站等傳播平臺進行全面排查,發現侵權線索22條,下發轉辦單6個,對發現的非法傳播冬奧賽事節目行為立即責令停止侵權、停止接入,依法查處了2起非法經營涉少兒出版物案。深入開展“劍網”“秋風”專項行動。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5·16”侵犯著作權案被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評選為“劍網2022”專項行動十大案件。
嚴格進行網絡監管。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作用,將我區備案的1.3萬多家網站、2700多個政務類自媒體、200多個移動應用程序詳細備案信息全部納入技術監測平臺,利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屬地網站內容的巡查監管,對所轄區域互聯網企業傳播盜版影視節目等行為進行查處。重點對網盤分享、聚合盜鏈、微博微信、論壇社區等渠道傳播盜版影視作品的行為進行打擊。
創新方式方法,提高版權服務質量
版權作品凝結著創作者的心血,也豐富著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自治區版權局不斷加大版權合作,提高版權服務質量,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軟件正版化工作扎實推進,版權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在5市和2家企業掛牌設立版權工作服務站,2022年優秀版權作品登記數量達1365件,同比增加125%。寧夏盛天彩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院2家單位榮獲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稱號。寧夏藝盟禮益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榮獲2022年度十大著作權人(美術類)稱號(寧夏版權系統首次獲得此殊榮)。
國際版權合作不斷加強,多渠道多方式進行版權輸出輸入。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國家出版署項目牽頭引領作用,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向海外輸出《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韓語和英語版,同時針對領導人著作,用英語、俄語、法語等多語種向海外主題輸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四卷)1765冊。寧夏廣播電視臺引進區外電視劇13部,涉及版權經費800萬元左右。寧夏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面向阿拉伯國家輸出圖書版權119種11.9萬冊,創造版權價值達1785萬元。寧夏藝樂升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藝樂升輝樂譜授權第三方交易平臺完成樂譜交易200余首,填補了我區在音樂版權領域的空白。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自治區版權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安排部署及有關文件精神,加大版權保護、加強執法監管、深入版權合作服務,持續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全力推動寧夏版權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見效,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寧夏力量。(記者 高菲 實習生 王婷)